【新西兰鹰视野中文网】今年六月以来,发生在香港街头的反对《逃犯条例》(又称送中条例)修订案的市民集会抗议浪潮,已持续两月。汹涌的民意滚滚而来,经久不衰,吸引全球瞩目。参与抗议的人群涵盖香港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从8月2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香港公务员集会参与“反送中”诉求,到8月5日香港各界人士举行的罢工、罢市、罢课,“三罢”行动,示威活动遍地开花、高潮迭起,使这场抗议活动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从而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画面。
这场广日持久的港人“反送中”活动,参与示威游行人数最多时,超过两百万人。按照香港人口750万计,四分之一的市民参与了反对港府修订《送中条例》。反对的声音进入香港家家户户,牵动着香港每个家庭的神经。
据港警公开资讯显示,从6月9日至8月5日凌晨,香港民众“反送中”抗议示威行动中,已有568人因涉嫌非法集结、袭警、暴动、阻碍警务人员执行职务及藏有攻击性武器等罪名被捕。其中年龄最小的13岁,年龄最大的76岁。警方共使用约1800枚催泪弹、170枚海绵弹、300枚橡胶子弹。
对于8月5日晚间,警队出动“锐武”装甲车,警方表示该装甲车是在大型事故中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用于防御,包括运送警察、装备、扫除路障等用途。
被抓捕的示威者来自香港的各行各业,有学生、调酒师、工人、画家、教师、司机等。在7月31日,被香港东区裁判法院起诉出庭的44名被捕示威者中,除了学生之外,还有国泰航空飞行员、健身房老板、教师,甚至一名只有16岁的女孩儿。
反送中运动起始于6月9日香港民间人权阵线(民阵)发起的示威游行,呼吁港府撤回 “引渡逃犯条例”修订。游行队伍浩浩汤汤,超过100万人走上街头。游行全程秩序井然,平静而理性,令全世界震惊。
此时的港府,一意孤行,强势回应民意诉求,准备于6月12日如期举行二读,企图强行通过修例。
林郑特首及香港政府对待港人诉求的态度,激怒市民,导致6月12日,有逾万港人集会抗议,期间市民在金钟与警方发生第一次流血冲突。警方动用催泪弹、布袋弹、橡胶子弹、胡椒喷雾、警棍等武器攻击示威者,并辱骂现场记者。港府指责示威者“暴动”,为后来抗议运动的升级埋下了火种。
6月16日 “民阵”再次发起反送中大游行,有不少此前没出来的港人也走入抗议者人群中。参加游行的人数达到200万人,创香港历次游行人数的新高。这也让全世界看见了香港人反对《逃犯条例》修订案的决心。港人的诉求,也从一开始要求港府撤回“送中修例”转变为:撤回送中条例、取消暴动定性、追究警方过度使用武力、不检控示威者、林郑月娥下台,五大要求。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16日宣布,暂缓修订《逃犯条例》,不设时间表。虽然没有将和平示威定性为暴动,林郑特首也向公众道歉,承认修例有所不足。但是,警方在与市民的对抗中,使用远远强大于市民的武力造成流血冲突,被示威市民认为警方滥用暴力,更加激化了警民双方的矛盾。林郑特首此时对待汹涌的民意,仅仅回应暂缓修例而非撤回,试图以此平息民众的怨气,拆除即将引爆的炸弹。但是,被示威者认为特首缺乏诚意的傲慢态度,也使得港府丧失了大量的民心。暂缓修例的表态,已经不足以平息市民的怒火。示威市民的诉求升级为:提出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警方在金钟冲突中的执法手段是否过度执法,滥用暴力、以及停止追究被捕人士等,对港府的不满怒气,有增无减,要求林郑特首必须撤回修例,并引咎下台的意志也更加坚决。
同一时期,中共在大陆严密封锁真实的消息,并反复播放特定镜头,将示威者定性为暴徒,并称得到外国反华势力支持。致使大陆民众中,民粹主义情绪高涨,为接下来将香港的抗议示威,定性为港独行为,定下基调。
7月1日,香港游行民众打破主权移交以来每年7‧1反对中共暴政游行人数的纪录,达到55万人。
同天,示威者在立法院与警方对峙中产生冲突,夜晚9点左右示威者冲入立法院,发现原本守护立法会的警察已全部撤离。因此,警方被外界质疑为设下“空城计”。午夜开始,警方用警棍和催泪弹清场,并逮捕了一些示威民众。
凌晨四点,特首林郑月娥召开新闻发布会,将示威者的行动,称为极端行为,并称要进行“秋后算账”。
7月开始,港人改变行动策略,将“反送中”大游行扩展到港岛以外大陆游客密集的九龙等地,进行遍地开花式的集会和宣传。向大陆游客传递港人“反送中”政治诉求中不屈的抗争意志。希望得到大陆游客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将港人抗议的信息带回中国大陆,争取更多的民意支持。
此阶段,每个周末进行的街头游行示威,成为了常态。一到周末,游行集会便成为香港街头的一道风景。
7月5日,8000名香港母亲齐聚香港遮打花园,呼吁政府放下傲慢、尊重生命,尽快回应年轻人的诉求。这也是香港母亲们第二次大集会,香港母亲第一次集会发生在6月14日,她们谴责港府6.12武力镇压年轻人。
7月8日,多次参加“反送中”游行的香港歌手何韵诗,受邀于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NHRC)发表演说,向国际社会传达香港的局势及港人的诉求。
眼看香港民间抗争势头逐步升级,7月9日,特首林郑月娥出席媒体记者见面会,正式宣布逃犯条例草案已“寿终正寝”。但并未明确表示“撤回”该条例,对市民提出的五大诉求亦拒绝回应。同时,对示威者在抗议行动中连续遭到警方强力抓捕的状况,林郑特首对警方的作为明确表示肯定,并声称支持警方的行动。
接下来,港人举行了更加频繁的抗议行动:
7月13日光复上水大游行。
7月14日沙田大游行和传媒工作者沉默游行。
7月15日绝食苦行。
7月17日银发族游行,香港一批白发苍苍的“银发族”, 发起“反送中”静默游行集会。17日下午5时在遮打花园集合,然后游行到政府总部,要求政府正面回应民间的五大诉求,包括撤回《逃犯条例》修订、立即撤销对已被捕人士的检控、立即停止搜捕、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彻查警民冲突、警方滥用暴力的缘由和责任,以及重启政改,实行双普选。
7月21日,市民以“独立调查 捍卫司法 守护真相”为主题游行集会。
其中最激怒市民的是7月21日,43万人“反送中”大游行之后,一群穿着白衣的黑社会帮派人员,手持棍棒、藤条,不分男女老幼,无差别攻击路人,暴打游行结束后返家的市民。当晚元朗发生多起市民遇袭事件,元朗西铁站内,一批戴口罩、持凶器的白衣人,冲进车厢施暴,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林卓廷和《立场新闻》记者均被打受伤入院。
据香港电台报导,元朗黑社会成员暴力袭击市民,至少造成36人受伤。负伤者被送往医院救治,有4人伤势严重。其中一名男子伤情危急。
7,21元朗黑社会白衣人持戒暴力袭击市民事件震怒香港、震惊世界。社交媒体曝出大量被证实是警黑勾结的图片及视频,以及白衣人凶恶袭击路人的邪恶程度,都大大警醒香港市民,致使“反送中”运动更加深入香港社会各界,激起不同领域的港人,纷纷加入抗议队伍。更有大批平时较少公开评论香港问题的知名人士及政府公务员,站出来发声,提请港府回应民意,并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缓解香港当前的危机。
一些主张和平理性表达诉求的年轻示威者,采用“连侬墙”的方式,表达心声。密密实实贴在墙上的小纸条,寄托着市民追求自由的心声和对民主的向往,宣泄着港人心中无法遣散的悲与痛。这些驻守在街头的涂鸦和心语,连成一片,抬眼望去,俨然成为香港街头的另一道风景线。
7月26日 香港航空界从业人员在香港国际机场接机大厅举行“和你飞,机场集会”,显示航班的萤幕上,出现“香港飞往自由”的告示。
示威者向旅客派发多国语言的传单,传递近2个月来,在香港发生的社会危机。他们播放7月21日发生在元朗西铁站,黑社会帮派成员袭击市民的视频,控诉元朗的黑恶势力“无差别攻击市民事件”的恶劣行径。希望能让世界各地的民众,了解香港发生的真实情况以及港人的诉求,广泛争取各国旅客的理解与支持。同时,提醒游客在港期间被“小心暴徒”伤害。
28岁的温先生向路过的旅客说明,元朗事件将香港黑社会与政府千丝万缕的关系浮上台面。另外老人和小孩都打,这已经超越了所有的“立场”。身边许多朋友虽然不太关心政治,但对于眼前发生的这起事件的恶劣性质,已经无法容忍,纷纷站出来表明态度。
7月28日,中环遮打花园集会游行,香港市民抗议7.21元朗警黑勾结,袭击市民事件。部分示威者包围中联办,警方无间断施放催泪弹近 4 小时,发射过百枚催泪弹。多名示威者流血受伤。警民冲突中,警方拘捕了49人,其中44人被控暴动罪。虽然中共打算用暴力平息香港市民的抗议,但是,显然低估了香港人的意志。
港警接连对“反送中”示威者暴力镇压后,香港连登讨论区上不断出现连署公开信,谴责港府及警方。公开信包括署名“跨部门公务员”、“47位香港精英运动员”、“爱护香港的政府新闻处新闻主任”等近60个公务单位和民间团体。
其中“跨部门公务员致香港人的公开信”,截至7月29日下午,已有超过百名的公务员发声。他们来自23个政府部门:地政总署、土木工程拓展署、路政署、规划署、渠务署、水务署、海事处、屋宇署、建筑署、机电工程署、食物环境卫生署、教育局社会福利署、房屋委员会、通讯事务管理局、差饷物业估价署、选举事务处、律政司、司法机构、入境事务处、警务处(文职)、消防处、海关等。
公开信表示:“香港素以治安好、享有高度自由见称,可惜由6月至今短短个多月内我们看到的俱是极端欺压。”公开信列举“7.21”警察的血腥镇压及元朗地区发生的黑社会暴力事件,“一群白衣人士无差别地殴打市民,当中包括记者、议员、老人、小孩及孕妇,然而警察竟然未有即时派员阻止及控制场面,多段现场片段更显示警黑勾结,枉顾市民生命。”
公开信说:“社会撕裂内讧,经历多场大型游行和抗议行动,甚至接连有市民选择以死相谏,期望能够唤醒政府回应民意,却只换来港府冷待”,“我们感到极度悲痛”,并指“就今日的社会局面,特首林郑月娥实在难辞其咎”;全港市民目前已经陷入崩溃边缘,“归根究底全因港府无力管治”。
公开信表示:“身为公职人员的我们向政府予以最严厉的谴责,并呼吁港府管治团队要有承担,正面回应五大诉求,当中独立调查警黑合作及警队滥权情况尤为迫切。”
335名大专院校职员的“ 大专职员公开信”中写道“眼见近日暴徒肆虐、庸官祸港,我们不得不团结发声。”
署名为“爱护香港的政府新闻处新闻主任”发出的公开信中说,“我们明白社会期望新闻处能够保持政治中立,然而当前香港局势已没有选择中立的余地,保持中立和沉默等同支持施压者、向恶势力低头。”
8月1日晚,数千香港金融界人士参加了在中环遮打花园举办的“快闪”集会,人们亮起手机上的闪光灯,高呼“没有暴动 只有暴政”,“香港人加油”,“黑警可耻”等口号。多人举起“法治倾倒、自由不保”的标语。
8月2日晚7时至9时,香港公务员在遮打花园发起集会,主题是“公仆同仁、与民同行”。公务员们提请政府回应市民提出的五大诉求。
多位香港政界名人及各界人士上台发言,包括一些现职公务员。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前立法会议员吴霭仪、公务员事务局前局长王永平等前高官,相继上台发言。
此前,政府发言人发表“严正声明”,表示根据《公务员守则》,公务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公务员必须对在任的行政长官及政府完全忠诚。特区政府绝对不接受任何冲击公务员政治中立原则的行为,就任何公务员违规的情况,特区政府会按既定机制严肃跟进。
港府咄咄逼人的声明,反遭公务员强烈反弹。前公务员事务局局长王永平在集会上表示,公务员守则中第一条政治中立原则是由他亲自撰写的,法治高于所有政府高官,若觉得领导班子违反法治,作为公务员有责任指责政府。公务员不是对行政长官个人忠诚,而是对体制忠诚。他提请现场的公务员毋须恐惧,这是合情合理合法地,以个人身份表达诉求的行为。
晚会约9时结束,大会表示,约有4万人出席。
8月2日医护界专职集会吸引了一万多人参加。除了医护界的三大诉求外,现场安排多处连署签名,声援因人道救助伤者而被控“暴动罪”的护士。
8月3日,港人在旺角举行反送中大游行,游行人数达12万。游行过后,部分示威者转往大陆游客较多的尖沙咀海港城,突然几名身着黑衣的示威者爬上旗杆台,降下中共五星旗,并丢入海中。
8月4日港岛西集会游行2万人参加。
8月4日将军澳集会游行,15万人参加。
8月5日,港人发起罢工、罢课、罢市,“三罢”行动,并同时在金钟、旺角、黄大仙、大埔、荃湾、沙田、屯门7个地区举行集会,要求港府回应市民的五大诉求。游行示威如火如荼,遍地开花。民阵提出的 “和平、理性、非暴力终极升级,搞工会反送中。”被认为是香港的民主抗议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8月5日早上,港人在多个港铁站举行抗议示威活动,先后在元朗站、屯门站、钻石山站、炮台山站、荔景站、上水站等,发起不合作运动,令列车未能开出。
港铁港岛线、荃湾线、观塘线、东涌线、东铁线、西铁线,以及机场快线先后瘫痪,高峰期有68个车站受影响。至中午12时45分,港铁全线服务陆续回复正常。
当天,从中午开始,多个区罢工集会地点附近,再次爆发警民冲突,并持续到6日凌晨。这是“反送中”运动以来最大规模的抗争行动,警方当天逮捕了148人,年龄最小的仅有13岁,最大的76岁。
据港媒和台媒报导,5日当天晚上,示威者再度降下尖沙咀海港城5支旗杆上的五星旗,并将其抛入海中。这是香港示威者第二次将该码头的中共五星旗拆下,扔进海里。
根据机管局的资料显示,香港国际机场5日当天,有244班航机取消。
在北角,大约晚8时,一批穿着白色衣服的“白衣人”, 手持铁棍、木棍等凶器,在明园西街一带聚集,之后到康韦商场对面的英皇道殴打示威者,历时约两分钟后逃离现场。
8月5日,港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指责香港“反送中”游行集会中的“暴力分子”让事件变质,“拖垮香港经济”。警告示威者高喊“光复香港,时代革命”口号,是严重挑战国家主权及“一国两制”底线。并质疑五大诉求是否合理。特首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下台,拒绝回应民众的呼声。
港股8月5日早一度大跌超过700点,中联办急召香港大部分建制政团、商会的200多名人大、政协委员,北上深圳“座谈”。有媒体分析此举将会就近日不断升温的局势下达“北京精神”。
自反送中风波以来,中联办已至少两次约见港区人大、政协委员。一次是表态全力支持特区政府修订《逃犯条例》,希望条例成功通过;另一次是就暂缓修例作出解释,并强调中央坚定支持林郑,呼吁代表和委员都支持林郑,帮助林郑施政。
中共军队驻港部队7月31日罕见发布一部3分钟宣传影片,展示坦克、直升机、火箭弹等装备演练的镜头,显示其跃跃欲试的军威。画面中出现中共军队以装甲车、盾牌逼退人群,并高声大喊“后退,不然后果自负”以 警告示威者。
中共暴力恐吓,不仅未能达到其想要的结果,反而令自身不断陷入尴尬之中。
8月6日,香港市民举行了发起“反送中”系列活动以来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表示发起抗议运动的目的,是为了要求“还政于民”和“追求民主”。
三位年轻人,包括两位男生和一位女生主持了这次新闻发布会,他们说,这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是为了“民治,民享”(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一名男生发言人说:“由于林郑港府说每天要开新闻发布会,于是一群网民们发起了市民的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发出了被压制的声音,反衬出港府(对抗议活动)的一再谴责和空洞言论。”他的旁边还配有哑语翻译。
像香港市民的大多数抗议运动一样,市民今天召开的这个新闻发布会是香港的LIHKG网络平台上组织的,那些发言人说,他们之间没有政治或组织关系,也不能代表所有的抗议者。
同一天,中共的港澳办也举行了“媒体吹风会”,把香港的运动定义为“暴乱”,并强调了中共对林郑月娥的支持。
英国《卫报》报导,市民新闻发布会的首要任务,就是取得对“反送中”运动的话语权,反驳港府对这次运动的定性。
在记者会上,发言者重申了抗议者的五项诉求,要求将“权利归还给人民”,并说“追求民主”是“人民不可被剥夺的权利”。
8月7日中午,香港法律界包括大律师在内的3千人穿黑衣从终审法院出发,游行前往律政中心集会,并要求见律政司长,表达对律政司政治检控示威者的不满。
8月8日,因一名美国驻香港外交官会见香港民主运动人士,遭中共泄露外交官的私人信息,照片及孩子的信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谴责中共是一个“流氓政权”。
8月10日上午,香港百余名白发老人聚集在湾仔警察总署、中环律政司司长办公室及金钟特首办三处递交呼吁信,促请警方莫忘就职誓言“不畏惧、不徇私、不怀恶意、不敌视他人”。递信民众打出“万岁吁警 放下屠刀”横幅。
一群香港爸爸妈妈发起的“守护孩子未来”的亲子集会及游行,早上10时半在中环爱丁堡广场集会,其后游行至政府总部,他们向政府表达五大诉求,抗议警察滥用暴力。有孩子在海报上写下,“警察哥哥,请拉黑社会,不要打好人”。
8月11日,晚香港警方对待示威者的暴力行动大升级,分别在长沙湾、深水涉、湾仔、尖沙咀,甚至葵芳港铁站内大厅狂发催泪弹,顿时烟雾弥漫,乘客与示威四散逃离。多名示威者被捕时几乎全被打得头破血流等,一名黑衣女子被警方子弹射中头部,右眼血流如注。警员沿电梯冲入港铁太古站施放催泪弹,持警棍一路追打示威者,扑倒白发苍苍的婆婆,制服至少8名在场人士。手持胡椒球枪的速龙小队,在距离示威者约1公尺内扫射。
8月12日,机场集会,示威者坐满接机大堂,抗议港警暴力行为,并声援在11日晚尖沙咀冲突中右眼受伤的女子。
港人发起长期在机场集会;香港医护人员也将在医院集会;教牧也参与声援,抗议警方暴力行为。港人8月11日当晚发起12日起“百万人塞爆机场”,即每日逾万人坐满香港国际机场接机大堂,抗议港警暴力行为,并声援在11日晚尖沙嘴冲突中右眼中枪的受伤女子。集会活动以“不争执、不破坏”为原则,务求“将最真实一面带给抵港旅客”,呼吁响应的民众“要将矛头对准政权”。当日机场所有航班全部取消,登机服务暂停。一度传出港警抵达机场,海关人员的休息区临时改供警方使用。约接近晚上6时,大批集会人士离开。晚上7时半左右,部分集会人士仍然留下来,继续抗议。
香港连登讨论区、脸书“香港地”出现署名“一群盼望守护香港的医疗人员”的“医护界宣布无限期罢工”帖文。帖文称:“政府死不悔改,冷漠地一味谴责示威者,拒绝沟通。而警察在政府护航下已丧心病狂,危害市民安全,滥暴滥捕,而毋需担心被追究,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完全是重演六四事件的血腥与残暴。”由此呼吁:停止伤害香港市民,停止破坏香港法治,停止操纵市民分化社会,还我真普选。
8月12日中午,香港东区医院医护人员集会抗议示威,下午2时结束。东区医院主座大楼及玛嘉烈医院分别于12日、13日连续两日举行集会静坐活动,抗议警察无视市民安全及瞄准示威者头部开枪的行为。
今日香港,犹如一颗明珠在黑夜中灿烂。港人义无反顾为自由而战的精神无疑将永载史册。
作者:西风(鹰视野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