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鹰视野中文网】中新关系专家Anne-Marie Brady警告,新西兰对待与中共政权(中国)关系需谨慎,否则不利于本国的长期自主的发展。
去年3月总理李克强访新时,中共高级外交官将中新交往“亲切”类比为60年代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关系。
有趣(令人深思)的是,在冷战时代,阿尔巴尼亚由于其地理位置,成为了夹在中苏霸权间的争端之地。前苏联解体后,改变了社会形态的阿尔巴尼亚仍改变不了对中国在政治与经济上的极度依赖。时至70年代,随着中国未能兑现其经济辅助的承诺,中阿关系一度崩溃。阿尔巴尼亚也成为当时东欧集团里政治最为腐败、经济最为落后的国家。
因此,不论当时那位外交官的形容到底出于何意,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共部署的全球战略版图上,新西兰需要像任何对外开放的小国一样,是其政治渗透的目标之一。
2017年9月爆发的议员杨建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Newsroom及Financial Times指出华裔杨建在竞选时涉嫌隐瞒其长达15年的中共情报工作史。(该文作者曾发表过一篇名为 “Magic Weapons: China’s Political Influence Activities under Xi Jinping”大意为《习近平时代的新武器——中共政治渗透》——曾引起全球关注)在澳大利亚,反对中共政权的政治干预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公众话题,而在我国并未公开讨论,仅于2017年参与五眼国际会议时明确提出。

新西兰像矿井中的金丝雀,对其他寻求中国经济援助(同时避免其政治影响)的小国来说具有警示作用。
另外,小国也极易受到世界政权更替的冲击。新西兰与阿尔巴尼亚均采取了在军事上投靠美国,而经济上则与中国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随着美国川普新政引发的一系列震荡、及习近平领导下中共日益强硬的外交政策,平衡的周旋于大国之间实非易事。除此之外,更有中共对各国铺天盖地的隐秘的政治渗透。具体表现在:自1972年两国建交后,历届新西兰政府都不同形式的积极向北京政权示好,试图寻求经济合作;新西兰政府也鼓励增加中国在新的市场参与度。
当前,澳大利亚特恩布尔政府明确反对中共对该国的政治影响,阿德恩政府却对此并未特别提及/不承认新西兰也受到类似的政治干扰。鉴于近来一系列与中共政治渗透相关事件的爆发,新联合政府在处理中国问题上似乎进退两难。
要扭转上届国家党与北京政权“合作甚密”的局面确实艰难,然而新西兰要想独立自主的发展下去,则必须有所行动。好在阿德恩集团并未仅停留在指责国家党的阶段,至少新联合政府并未屈从习近平的“一带一路”政策。
纵观历史,1987年,第四任工党政府在武器问题上的态度或许值得今人借鉴:坚持反对一切破坏新西兰和平自治的立场,并设法令以保障该原则。
另外,新西兰也可以与更多民主国家展开合作,而不是依赖于个别所谓强大的经济体,从而减少受他国政治威胁导致经济困境的风险。
中共政权对世界各国进行政治渗透的案例屡见不鲜,作为新西兰这样一个自然人文环境都较为独立的国家,若不能在与强国的经济合作中保持其政治上的自治,其他类似的经济体恐怕日后也难独善其身。
编译:Wendy 来源:NZ H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