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鹰视野中文网Peter JI 综合报道】近日,中共官媒央视日前播出一段「鲑鱼养殖」的专题报导,但是遭到网民抨击其内容不实,其实报导中的鲑鱼是「虹鳟」,而《中新社》为了护航「国产鲑鱼」的安全性,直播一段检验寄生虫的画面,但直播中检验人员竟然连显微镜都「用错了」,这也让许多中国网友吐槽。
中新社直播所谓〝检测人员〞用显微镜检测虹鳟生鱼片是否有寄生虫,但没有遵照一般正常的玻片使用方式,而是直接将一块〝厚切生鱼片〞放在显微镜载玻片上。
更荒唐的是,〝检测人员〞随后直接将这块〝厚切生鱼片〞放在显微镜的光源上面,而非载物台,然后与直播记者透过显微镜〝观看〞了这块〝厚切生鱼片〞,还说〝鱼肉的纹理看得很清晰〞。但两人丝毫没发现显微镜使用错误,还说鱼肉的纹理看得很清晰。
网民表示:”正规操作应该是取一点点组织,夹在两个载玻片中间,压散再镜检(压片法)。节目中,技术人员用切鱼生的刀工来切肌肉组织切片,生鱼片是没法用显微镜直接观察的,因为太厚啦哈哈哈哈,光线透不过去呀!”
许多中国网友看不下去,纷纷在微博吐槽:
〝把显微镜当电子秤用?〞、〝操作人员肯定是个领导,为了出镜亲自上阵,闹了笑话。〞、〝生物老师气死了!〞、〝这连文科学生都看不下去,真的。〞
除了中新社之外,新华社当天也刊文称,〝淡水三文鱼〞只要做熟了,就不会感染寄生虫。
中共党媒如此大力宣传虹鳟的〝安全性〞,起因是中共央视26日专题报导所谓的大陆〝鲑鱼养殖〞。
该节目介绍中国海拔最高的〝鲑鱼养殖场〞,强调中国市场3分之1的〝鲑鱼〞都是出自青藏高原。有网友指出,节目中所介绍的并非真正的〝鲑鱼〞,而是一种淡水鱼〝虹鳟〞。有网友形容,〝央视这种做法基本等于宣传鼓励卖淫了〞、〝厉害了,我的党媒〞。
港媒报导称,许多大陆商人以假乱真,把虹鳟以虾红素染色成鲑鱼,再做成生鱼片贩售给消费者,但虹鳟需煮熟后才可食用,若生食恐感染寄生虫,可能引发胆道癌及肝硬化。
据公开资料,真正的鲑鱼,或称三文鱼,属于海水鱼种。大陆炒作所谓〝淡水鲑鱼〞、〝淡水三文鱼〞,其实是为了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
食多虹鳟可致癌
官媒的报导宣传的是青海龙羊峡水库“三文鱼”养殖场,随后网民曝节目中是虹鳟鱼根本不是三文鱼,只是表面看和三文鱼很相似,大部分百姓很难鉴别真假。
三文鱼,又称鲑鱼或大马哈鱼,属深海鱼类,以刺身料理保持其鲜嫩的口感,高营养价值。
节目播出后,有网民发帖表示,真正野生的三文鱼都生活在海洋之中。而央视在节目中介绍的那种鱼,其实是俗称的“假三文鱼”,这些淡水虹鳟鱼含有大量寄生虫。
香港肠胃肝脏科专科医生吴昊向《苹果日报》介绍,淡水虹鳟鱼体内或藏“中华肝吸虫”,当中的虫卵在体内长大成虫后,会积聚在胆管内。将淡水鱼作刺身食用,可能会患上胆管癌。
吴昊还介绍,所有淡水鱼或曾在淡水生活的鱼,都有机会含有“中华肝吸虫”,基本上所有淡水鱼必须煮熟才能进食。
有经营海鲜档老板表示,虹鳟鱼价钱一般比挪威三文鱼便宜一半以上。此外,虹鳟口感较实、味道亦较淡;挪威三文鱼则较肥美、鲜味同嫩肉。许多大陆商人以假乱真,把虹鳟以虾红素染色成鲑鱼,再做成生鱼片贩售给消费者,但虹鳟需煮熟后才可食用,若生食恐感染寄生虫,可能引发胆道癌及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