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鷹視野中文網Peter JI 綜合報道】近日,中共官媒央視日前播出一段「鮭魚養殖」的專題報導,但是遭到網民抨擊其內容不實,其實報導中的鮭魚是「虹鱒」,而《中新社》為了護航「國產鮭魚」的安全性,直播一段檢驗寄生蟲的畫面,但直播中檢驗人員竟然連顯微鏡都「用錯了」,這也讓許多中國網友吐槽。
中新社直播所謂〝檢測人員〞用顯微鏡檢測虹鱒生魚片是否有寄生蟲,但沒有遵照一般正常的玻片使用方式,而是直接將一塊〝厚切生魚片〞放在顯微鏡載玻片上。
更荒唐的是,〝檢測人員〞隨後直接將這塊〝厚切生魚片〞放在顯微鏡的光源上面,而非載物台,然後與直播記者透過顯微鏡〝觀看〞了這塊〝厚切生魚片〞,還說〝魚肉的紋理看得很清晰〞。但兩人絲毫沒發現顯微鏡使用錯誤,還說魚肉的紋理看得很清晰。
網民表示:」正規操作應該是取一點點組織,夾在兩個載玻片中間,壓散再鏡檢(壓片法)。節目中,技術人員用切魚生的刀工來切肌肉組織切片,生魚片是沒法用顯微鏡直接觀察的,因為太厚啦哈哈哈哈,光線透不過去呀!」
許多中國網友看不下去,紛紛在微博吐槽:
〝把顯微鏡當電子秤用?〞、〝操作人員肯定是個領導,為了出鏡親自上陣,鬧了笑話。〞、〝生物老師氣死了!〞、〝這連文科學生都看不下去,真的。〞
除了中新社之外,新華社當天也刊文稱,〝淡水三文魚〞只要做熟了,就不會感染寄生蟲。
中共黨媒如此大力宣傳虹鱒的〝安全性〞,起因是中共央視26日專題報導所謂的大陸〝鮭魚養殖〞。
該節目介紹中國海拔最高的〝鮭魚養殖場〞,強調中國市場3分之1的〝鮭魚〞都是出自青藏高原。有網友指出,節目中所介紹的並非真正的〝鮭魚〞,而是一種淡水魚〝虹鱒〞。有網友形容,〝央視這種做法基本等於宣傳鼓勵賣淫了〞、〝厲害了,我的黨媒〞。
港媒報導稱,許多大陸商人以假亂真,把虹鱒以蝦紅素染色成鮭魚,再做成生魚片販售給消費者,但虹鱒需煮熟後才可食用,若生食恐感染寄生蟲,可能引發膽道癌及肝硬化。
據公開資料,真正的鮭魚,或稱三文魚,屬於海水魚種。大陸炒作所謂〝淡水鮭魚〞、〝淡水三文魚〞,其實是為了以假亂真,欺騙消費者。
食多虹鱒可致癌
官媒的報導宣傳的是青海龍羊峽水庫「三文魚」養殖場,隨後網民曝節目中是虹鱒魚根本不是三文魚,只是表面看和三文魚很相似,大部分百姓很難鑒別真假。
三文魚,又稱鮭魚或大馬哈魚,屬深海魚類,以刺身料理保持其鮮嫩的口感,高營養價值。
節目播出後,有網民發帖表示,真正野生的三文魚都生活在海洋之中。而央視在節目中介紹的那種魚,其實是俗稱的「假三文魚」,這些淡水虹鱒魚含有大量寄生蟲。
香港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吳昊向《蘋果日報》介紹,淡水虹鱒魚體內或藏「中華肝吸蟲」,當中的蟲卵在體內長大成蟲後,會積聚在膽管內。將淡水魚作刺身食用,可能會患上膽管癌。
吳昊還介紹,所有淡水魚或曾在淡水生活的魚,都有機會含有「中華肝吸蟲」,基本上所有淡水魚必須煮熟才能進食。
有經營海鮮檔老闆表示,虹鱒魚價錢一般比挪威三文魚便宜一半以上。此外,虹鱒口感較實、味道亦較淡;挪威三文魚則較肥美、鮮味同嫩肉。許多大陸商人以假亂真,把虹鱒以蝦紅素染色成鮭魚,再做成生魚片販售給消費者,但虹鱒需煮熟後才可食用,若生食恐感染寄生蟲,可能引發膽道癌及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