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風向標」史無前例的改變(圖)

0
1252
中國外貿「風向標」史無前例的改變(圖)

中國外貿的「風向標」也漸漸失靈。(圖片來源:Engdao/Adobe Stock)

 

【紐西蘭鷹視野中文網】(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官方日前決定第127屆廣交會於6月中下旬在網上舉辦,這是史無前例的改變。中美貿易戰和中共肺炎疫情讓中國出口貿易受阻,外貿的「風向標」也漸漸失靈。

史無前例的改變:網上廣交會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7日主持召開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在已設立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基礎上,再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於6月中下旬在網上舉辦第127屆廣交會,「廣邀海內外客商在線展示產品,運用先進信息技術,提供全天候網上推介、供采對接、在線洽談等服務,打造優質特色商品的線上外貿平台,讓中外客商足不出戶下訂單、做生意。」

會議稱,「當前全球疫情大流行加速傳播,對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投資帶來巨大衝擊…努力減輕我國經濟特別是就業受到的嚴重影響。」

在廣州召開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是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今年春季廣交會原定4月15日舉辦,但因全球疫情蔓延而延期。廣交會之所以受到矚目,因為它是中國目前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到會採購商最多並且分布國別地區最廣、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展會。

此前在3月23日,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馬樺在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中通報了廣交會延期的信息。「考慮到目前全球疫情發展態勢,第127屆廣交會將不會在4月15日如期舉辦,會再評估疫情形勢後,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

疫情大流行對中國外貿造成二次衝擊

中國海關總署3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今年前兩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919.9億美元,下降11%,其中,出口2,924.5億美元,下降17.2%;進口2,995.4億美元,下降4%。數據顯示,以美元計,1月至2月貿易逆差70.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順差414.5億美元。這是2018年4月以來首次錄得貿易逆差。

儘管北京當局急促復工復產,地方政府也正在緩慢放鬆管制措施,但是,許多企業重新開放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

中國官媒《證券時報》4月9日報道,東莞市佰億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夏小姐介紹,該企業主要經營照明燈具等產品,相關產品在生產前還會針對客戶的需求做定製性的研發。「我們的出口訂單主要來自於歐美,最近一段時間很多海外客戶很突然地取消訂單,導致我們去年準備做的很多項目都被迫取消,此前很多研發投入也打了水漂。」

據夏小姐說,國內市場的需求與國外有所不同,很難做到簡單意義上的出口轉內銷。而且,國內市場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策性的項目工程,「整體來看,企業目前確實面臨著很大的困難。」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廣東深圳市福田區一家電子產品出口公司負責人張小姐接受採訪時說,疫情嚴重影響了公司運作,美國客戶取消訂單,工廠工人停產,許許多多的企業老闆都在叫苦連天:「歐美客戶的訂單,現在都沒有了,都停下來了,現在只能把去年的款項,盡量收回來,今年肯定比較差,要過寒冬。」

這意味著,中國外貿企業復工之後也面臨沒有訂單的情況,那麼只能再次停產,疫情對中國外貿企業的二次衝擊已經開始。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China Import and Export Fair),因在廣州舉辦,所以又稱廣交會,創辦於1957年春季,是中國大陸目前規模最大、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有「中國第一展」之稱,也被譽為中國外貿的「風向標」和「晴雨表」。每年分春、秋兩屆在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辦。

2006年10月15日,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在第100屆廣交會開幕式暨慶祝大會上宣布,從2007年第101屆開始,廣交會增加進口展區,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正式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2009年,廣交會取消了針對中國大陸採購商的「進場」禁令,首次開設了「出口轉內銷」專場,當年秋季的第106屆廣交會又首次設立了國內採購中心。

(編者按)導致武漢肺炎爆發的病毒是來自中共統治下的中國,由於中共當局隱瞞真相致使疫情在全球擴散。武漢人、湖北人,乃至所有中國人及全世界人民都是受害者。中共不是中國,也代表不了中國,因此,中共治下出現的這種病毒應叫「中共病毒」。

此文章來源於「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