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到達武漢病毒研究所(圖片來源:HECTOR RETAMAL/AFP/Getty Images)
【紐西蘭鷹視野中文網】美媒《國家脈動》報導,德國漢堡大學知名科學家維森丹格(Roland Wiesendanger)引用600項證據指出,武漢肺炎(中共病毒,又稱COVID19)病毒源自武漢實驗室。
自中共病毒大流行發端以來,迄今有兩種有關病毒起源的觀點。一由蝙蝠傳染人類的說法,另一個是武漢(病毒研究所)實驗室釋放出來。
維森丹格2月的研究否定以上兩種理論,即COVID19是通過動物市場或實驗室事故傳播給人類。
「對於任何一個提到的理論到目前為止,沒有科學依據的有力證據,」維森丹格說。
這位科學家在長達105頁的報告中提出疑問,「當前的全球危機實際上是自然巧合的結果嗎?冠狀病毒的巧合突變是蝙蝠在中間宿主的協助下發生的?還是科學家在執行過程中粗心大意的結果?該項目是具有全球大流行潛力的高風險研究嗎?」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維森達爾引用了600項無可辯駁的事實來支持他的理論,即「證據的數量和質量清楚地表明武漢病毒研究所發生了實驗室事故。」
該報告的摘要概述了維森丹格的五個主要論點:
-與較早的冠狀病毒相關的流行病(例如SARS和MERS)相比,直到今天,即當前大流行爆發後的一年多,沒有發現能使蝙蝠傳播SARS-CoV-2病原體的中間宿主。因此,用人畜共患病理論來解釋大流行,並沒有足夠令人信服的科學依據。
《Inside Paper》報導指出,維森丹格的論證表明,「這間位於武漢的病毒研究所是目前世界上收集蝙蝠病原體最多的機構之一,而這些蝙蝠病原體卻發源於中國南方遙遠的洞穴。因此這些蝙蝠極不可能以自然的方式遷徙2000多公里到達武漢,然後在緊靠病毒研究所的地方引發了全世界範圍的病毒大流行。」
-SARS-CoV-2病毒可以驚人地與人類細胞受體偶聯並穿透人類細胞。通過與冠狀病毒刺突蛋白的特殊(弗林蛋白酶)切割位點相連的特殊細胞受體結合結構域,使之成為可能。這兩種特性以前在冠狀病毒中都是未知的,它們表明SARS-CoV-2病原體是非天然來源。
-武漢市病毒學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多年來對冠狀病毒進行了基因操作,目的是使它們對人類更具傳染性,危險性和致命性。科學專家文獻中的許多出版物證明了這一點。
-已有文獻記載,甚至在冠狀病毒大流行爆發之前,武漢市病毒學研究所仍存在重大安全缺陷。
-有大量直接跡象表明SARS-CoV-2病原體實驗室來源。據說,武漢病毒學研究所的一位年輕科學家首先被感染。也有許多跡象表明,SARS-CoV-2病原體最早於2019年10月從武漢市及周邊的病毒學研究所傳播。還有跡象表明,中國當局在第一時間對病毒學研究所進行了相應調查。2019年10月下半月。
該報告還指出武漢病毒研究所如何精心策劃掩蓋事實。有大量獨立證據表明,武漢病毒學研究所的一位年輕研究員是第一個研究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因此是在COVID-19感染鏈的起點。該研究所網站上的條目已被刪除,並被認為已消失。
自1986年以來,維森丹格的著作已被引用35,000次以上,他審查了30多個國家和國際資助機構的提案,撰寫了2本教科書和620種出版物,並參加了130場國際會議或為其提供諮詢。他還獲得20多個獎項,包括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並獲得了漢堡科學院的漢堡科學獎。
此文章來源於「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