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亂的根源是秦始皇,不是陳勝與吳廣!

0
2642

來源:陳薈楠

【紐西蘭鷹視野中文網】秦始皇的專制暴政才是秦末大亂的根源,這是稍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的道理。陳勝、吳廣、項羽、劉邦是反抗暴政的英雄,並非是他們搞亂了國家。他們也許有各種缺點和局限,自己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專制,但在搞亂秦國這件事情上,他們沒有責任。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常識,如今卻被很多糊塗的國人遺忘了。我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前的歷史書,還要將陳勝吳廣等人大書特書,既因為他們是農民運動的領袖,也因為他們是反抗專制暴政的英雄。雖然那種將農民起義作為中國歷史主線並將它視為社會進步的動力的歷史觀,已經過時了,但他們反抗專制暴政的正義性,從來就沒有過時。

常常聽到有人說,民主不適合中國。他們嚇唬人說:你看看中東那些國家,搞什麼顏色革命,學什麼西方民主,得到了什麼下場?國家被打亂了,人民都成了流離失所的難民,每天都要面對飢餓與死亡的威脅。都是西方民主惹的禍!

這一嚇唬,還真管用,不少人就老老實實、不敢亂說亂動了,並且還要告誡他周圍的人不要亂說亂動。因為中東的教訓實在太慘痛了,誰也不想自己的國家變成那樣。

老實說,作為一個現代的正常人,沒有會希望自己的國家變亂的——恐怖分子、野心家和精神病患者除外。因此,我們都對那些將國家搞亂的人恨之入骨。不過,對於是誰搞亂了國家這個問題,卻存在分歧。就中東、北非的例子來說,很多人都將責任推給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但我認為,薩達姆、卡扎菲、阿薩德等人才是禍亂的根源。

正是這些獨裁者,壟斷了國家的資源,為了維護少數權貴的利益,置廣大人民的利益於不顧,造成了社會的分裂與對立;

正是這些獨裁者,壓制不同的政見,對反對自己的人實行殘酷的打擊報復,加劇了社會的分裂與對立;

正是這些獨裁者,實行愚民政策,使人民缺乏自治能力,使國家缺乏協商共治的機制,一旦生亂,就容易走向極端。

專制獨裁能在一定時期內維持社會的穩定,進而促進經濟的發展,但它同時也埋下了不穩定的種子。再賢明的統治者,也不能保證他的政權不腐化,不能保證他自己不腐化,更不能保證他的繼任者不腐化。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是萬古不移的法則。而一旦腐敗的大門打開,社會的不穩定也就接踵而至了。

民主不是暴亂之源,過去不是,現在不是,將來也不是。從歐美各國到當代世界的民主化運動,的確有很多波折,許多國家還經歷了相當嚴重的動亂,付出過沉重的代價。但這不是民主的錯。這跟秦末的動亂不是陳勝吳廣的錯相比,道理更加明顯。在沒有民主觀念之前,人類已經相互殘殺了億萬年了。

而只有在一個國家建立了真正的、健全的民主制度之後,人類才真正找到了一條和平共處之路。將權力關進籠子,才能限制人性之惡,保障每個人的基本權利。而在一個國家權力受到限制、個人權利得到保障的國度,公民是有很強的自治能力的,他們不會成為暴民,去侵害他人的權利,威脅社會的穩定。他們會自覺地維護和平,並能通過民主協商的方式,解決內部的矛盾衝突,化干戈為玉帛。這在歐美傳統民主國家和其他地區新興的民主國家,已經得到了印證。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人類的暴力足夠將我們自身完全毀滅的時代,我們不應提倡陳勝吳廣式的暴力鬥爭。實際上,暴力本身解決不了什麼問題,它帶給我們的只是傷害;革命之後,也不一定會有民主。和平的、漸進的改革應該是更好的選擇。當然,改革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它十分考驗執政集團的勇氣和智慧。但與這兩者相比,誠意是更重要的,沒有誠意的改革必然失敗。

某些人為了一己之私利,抵制改革,還要為專制獨裁找借口,將社會不穩定的責任推給別人的做法,是十分可怕、十分愚蠢的。他們終將會把國家和人民帶入萬劫不復的境地,而他們自己也會身敗名裂,成為歷史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