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香港民眾震驚世界的反送中民主運動。(圖片來源:Flickr/Studio Incendo/CC BY 2.0)
【紐西蘭鷹視野中文網】(看中國記者成容編譯)一份引用香港例子的新報告警告說,西方國家政府應該減少與中國的貿易,這樣它們就不會受到北京的欺凌。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3月3日報導,倡導組織「香港觀察」(Hong Kong Watch)的報告發現,過去二十年來,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在香港穩步上升,幫助北京在香港實現了其政治野心。
香港觀察組織的政策總監帕特森(Johnny Patterson)說:「紅色資本的大量湧入,解釋了為什麼北京未能在2003年通過國家安全立法,但卻在2020年成功了。國家資本主義決定了共產黨的利益是每個企業的第一要務。」
例如,在香港的中資企業員工,被禁止參加2019年轟動街頭的民主抗議活動。
報道稱,35%的香港媒體還擁有來自中國大陸的主要股份,這使得北京能夠「通過審查和編輯控制來塑造媒體環境」。
中國企業被禁止在被中國政府認為有不利於北京的報道的香港媒體上刊登廣告–此舉擠壓了新聞新聞機構的商業命脈。
廣告抵制的目標之一是《蘋果日報》,這是一份香港小報,由富豪黎智英擁有,黎智英在去年12月被捕並被指控犯有定義模糊的國家安全罪。
報告建議,西方政策制定者和金融公司,應該引導外國資本遠離中國,因為這些資金可能是侵犯人權的同謀,並制定立法,允許經濟制裁。
政府可以確保國家養老基金不投資於涉及侵犯人權的中國公司。報告建議,指數提供商也應考慮,將這些公司從主要市場指數中剔除,因為這些指數通常被用作投資者的基準。
報告強調,鑒於中國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對北京的依賴」,西方國家政府都應關注。
報告稱:「[中共]繼續控制著大陸的資本市場,這意味著『全國冠軍』在中共的恩惠之手下蓬勃發展,而外來者則碌碌無為。愚蠢到挑戰現狀的精英們,很可能會發現自己在法庭上面臨腐敗指控。」
據維基百科的說法,全國冠軍是技術上屬於私營企業的公司,這些大型企業不僅要謀取利益,而且要「促進國家利益」。
私營企業要想在中國取得成功,就必須聽從共產黨的指導,並對推進國家目標負責–這是有關中國電信公司華為的辯論中的一個熱點,美國、英國和其他國家出於安全考慮,禁止華為參與未來的移動網路基礎設施建設。
帕特森說:「現在是時候醒悟了。我們需要關注西方機構投資的方向,以及中國的投資目標。香港是煤礦中的金絲雀。」
「如果我們允許北京在非洲和歐洲、拉丁美洲和亞洲各地的紅色資本戰略投資再持續十年而不受挑戰,那麼,如果–當不可避免地出現地緣政治熱點時–我們將看到,北京對香港的統治,在其他戰略地緣政治戰場或實際上在我們自己的家門口重演,那時,我們也不應該感到驚訝。」
此文章來源於「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