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鷹視野中文網Peter JI 綜合報道】白宮5月29日突然宣布,將繼續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美國政府將在6月30日前公布針對中方的投資限制和出口管制,6月15日公布擬徵稅500億美元中國產品最終清單,稍後即生效。聲明中還稱,將採取多種措施保護本國技術與知識產權免遭中國「歧視性的、繁重的」貿易行為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此舉距雙方公布聯合聲明、暫緩貿易戰僅僅10天;而商務部長羅斯即將赴北京促中方簽署進口協議。
美國白宮發布《關於保護國內技術和知識產權免受中國歧視性和艱難貿易行為的聲明》,其中進展措施包括:美國將對與獲取重要技術有關的中國個人和實體實施具體的投資限制並提升出口管制;美國將繼續針對中國在授予知識產權許可方面歧視性的行為違反相關協議尋求在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根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美國將對價值50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含有產業重要技術的商品徵收百分之25的關稅,這包括與「中國製造2025」相關的技術產品。
在白宮發出聲明後,中共商務部迅速做出回應稱,對白宮的這項聲明「既感到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商務部的聲明說,白宮的這一做法「顯然有悖於不久前中美雙方在華盛頓達成的共識。」這份聲明還強調,「無論美方出台什麼舉措,中方都有信心、有能力、有經驗捍衛中國人民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

除此之外,儘管中共駐WTO大使張向晨一再聲稱:」中國沒有強迫性的技術轉讓,美方的觀點涉及’有罪推定』。」 但是美方仍繼續在WTO世貿組織框架內施壓中共。
據路透社消息,美國駐世貿組織大使丹尼斯•謝伊(Dennis Shea)5月28日在WTO爭端解決機構(DSB)例會上提出中共強制外國公司轉讓技術的問題:「從根本上而言,中共決定採取系統性、國家命令的、非市場的方式,獲取WTO其他成員的尖端技術,以服務於中共行業政策。」 「中共強迫技術轉讓常常是外國公司試圖進入中國市場的潛規則,特別是如果它們跟中共國企合資。」 「這不是法治。實際上,是中共法律本身造成這種脅迫。如果中共政策不受遏制,所有國家的競爭力都將受到侵蝕。」
川普,究竟靠不靠「譜」?
此前,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團訪美,中美雙方5月19日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劉鶴和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此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均表示,中美雙方將暫停貿易戰。

美國西東大學商學院教授尹尊聲5月29日接受採訪時認為,在美國白宮與國會達成一致意見之前,美國對華貿易政策將持續搖擺。
周二(5月29日),白宮發表總統川普反制中共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摘要文件,其中可以看出川普致力於維護美國貿易利益與知識產權及技術的意志上並沒有絲毫消退和含糊的跡象。
在川普眼裡,中共「不公平貿易行為」包括:
1 傾銷、歧視性的非關稅壁壘、強制技術轉讓、產能過剩和工業補貼等;白宮特別點名「中國製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計劃產業政策,認為中共「剽竊」損害了美國乃至全球的企業。
2 中共對汽車徵收25%的關稅,美國僅2.5%。中共阻礙進口美國的農產品,如家禽,阻斷了美國農民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
3. 中共政府及企業以不公平的補貼及傾銷等方式出口商品到美國,損害美國企業。2018年,川普政府裁定來自中國的13種產品具有傾銷或不公平補貼情形。
4. 2018年1月,川普政府認定中國的鋼鐵和鋁產能過剩,並因此對全球市場造成影響,同時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並強調中共多年來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導致美中貿易赤字持續擴大,2017年達到3,750億美元。
5. 美國的知識產權被盜竊,損害美國的創新和工作,每年對美國業者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美國查獲的仿冒商品,87%來自中國。
第二次「冷戰」已經開始?

除了經貿問題,美、中兩國關係近期在各領域陷入緊張。《華爾街日報》中文網5月29日報道說,五角大樓上星期取消了對中共軍隊參加太平洋地區一系列軍事演習的邀請,抗議中方違背承諾,在有爭議的南沙群島採取軍事化行動。
美國上周末派出兩艘軍艦駛近西沙群島,作為回應,中共表示派出軍艦對美國軍艦進行識別查證,並對美國軍艦予以警告驅離。在外交方面,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後,朝鮮對美韓例行軍演的態度突然由「理解」變成「復仇」,令人猜測朝鮮的變化似乎與中共有關。
美國中文網刊《中國事務》主編伍凡認為,中美兩國實際上已在軍事、外交等各領域進入全面冷戰,貿易只是角力點之一。
「中美關係現在已經走向了全面的冷戰,包括貿易、科技、軍事、外交、朝核問題、伊朗的核武協議等等,雙方在各方面都在對壘,都發生衝突。貿易制裁也好,貿易戰也好,僅僅是最最頂端的一個表現。」
另據中共官媒新華社消息,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將率團於6月2日到6月4日訪問中國,兩國團隊繼續就經貿問題進行磋商。